苏州吴中耳鼻喉专科医院
活动专区
中耳炎
分泌性中耳炎积液粘稠
分泌性中耳炎(otitismediawitheffusion,OME)是中耳黏膜在不发炎的情况下,分泌的黏液在中耳腔积聚,使得中耳腔内低于常规大气压,引起听力损害和压力感不适。此外,OME也是小儿鼻窦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。在OME的发病过程中,黏液的分泌量和细胞呈现出特殊的状态,从而影响了其黏着性、流动性、黏度等理化性质。
分泌性中耳炎的黏液主要由黏膜细胞和浸润性炎性细胞分泌产生。当中耳腔内的黏液不被引流并积累时,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和化学变化。比如,该黏液的水分内容增多,蛋白质浓度降低,黏度升高。除此之外,分泌颗粒释放的分子,如肿块坏死因子(TNF-α)和白介素(IL-6)等,也能使黏液黏着性变强。这些物质可以对黏液形态、密度和形成进程进行改变。黏液黏着力的增加,解释了抗生素在OME治疗中的有效性减弱。这是因为抗生素不能消除黏液黏着力的增强,也不能促进黏液的清除。
同时,OME患者的中耳黏膜组织也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。其中一种比较显著的变化是,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中耳黏膜出现局部的炎症反应。这种炎症是渗出性炎症,伴有分泌物的改变和黏膜充血。这种炎症也是OME的组织学标志之一。而主要表现在黏液黏稠和黏着性的血浆蛋白增加,并导致黏液在上皮下内侧形成囊性扩大。这种黏液的粘稠性增加了很多,形成了团块并在中耳腔中挂在空气。黏液黏着性增强后,可以引起内耳听力部位的损害,甚至导致长久性听力损失。
综合来看,OME在病理学和理化特性上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。黏液的积累和黏附有助于慢性炎症的发生和保持,加重了上气道感染和哮喘发作的危险。为了提高治疗的效果和治疗的时效性,对于OME患者而言,在治疗和预防工作时,减轻症状、提高囊性霉菌清除,阻挡上气道感染是很重要的。可以采用局部或系统性止痛或消炎药来协助降低炎症。如果存在抗生素治疗的适应症,可以使用全科医生或耳鼻喉科医生开具的抗生素。另外,要加强小儿口腔卫生知识,注重家庭与学校的环境改善,并严格执行基础疾病的治疗措施。
- 上一篇: 得了中耳炎怎样治疗
- 下一篇:分泌性中耳炎积液多久能吸收
推荐阅读
- 老人耳鸣耳朵有气是什么原因 2023-06-20
- 小孩中耳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3-11-21
- 耳朵疼耳鸣是啥原因 2023-10-05
- 中耳炎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2024-01-26
- 鼻炎可以用生理盐水洗鼻子吗 2023-10-19
相关文章
- 扁桃体发炎上面有白点几天能好 2024-01-31
- 扁桃体发炎时不能吃鱼吗 2024-01-31
- 鼻炎可以用盐水洗鼻子吗 2024-01-30
- 鼻炎可以用香油抹吗 2024-01-30
- 中耳炎导致耳穿孔能自动愈合吗 2024-01-29